证券怎么杠杆 债市持续修复,交易员关注“MLF变革”后资金面变化

发布日期:2025-04-02 21:04    点击次数:124

证券怎么杠杆 债市持续修复,交易员关注“MLF变革”后资金面变化

经历了3月上旬的动荡证券怎么杠杆,债市近期持续走强,银行理财破净率回落。未来央行如何继续呵护资金面、经济复苏势头如何延续,都成为债券交易员关注的焦点。

4月2日,10年期、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下行至1.786%和1.9925%。资金面压力有所缓和。

此前的3月17日,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.895%触顶,30年国债收益率也于同日在2.14%附近触顶。3月18日,银行间资金利率DR007加权均价一度逼近2%,而后随着央行连续净投放,近两周回落至1.8%附近。DR007利率与政策利率(7天逆回购利率)的差值逐渐回落至约30BP(基点)。

机构交易员和分析师对第一财经表示,上周基金明显转为进攻,基金主要增持利率债并拉长组合久期,而一直存在配置压力的保险资金单周净买入489亿元,主要是增持长期限利率债。随着经济回暖,尽管MLF(中期借贷便利)报价方式变革带来“变相降息”效果,但各界仍对债市心存谨慎,未来需要观察的是央行政策的宽松程度。

10年国债收益率

30年国债收益率

债基转进攻,理财破净率下行

年初以来,为避免债券收益率过低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制约,央行通过暂停国债购入、回笼流动性等操作,有意引导资金面处于紧平衡,推动国债收益率回升。

2月以来,债券市场持续调整,国债收益率曲线转向熊平,DR007利率大幅高于OMO(公开市场操作)利率(即7天逆回购利率),价差一度高达近50BP。3月中旬,1年期及以内国债收益率冲至1.5%左右,10年期和30年期也分别突破1.8%和2%,市场降息降准预期持续落空。

2月以来,债基已发生过赎回和负反馈,3月赎回加剧,且引发了理财产品赎回潮的担忧。当时有理财子公司投资经理对记者称:“债券产品净值较大幅度下跌从3月7日才真正开始,可能渠道还没反应过来。”

所幸,理财产品破净的趋势被政策利好止住。3月21日,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一季度例会对国债的表述,从去年四季度的“充实完善货币政策工具箱,开展国债买卖,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”变为“从宏观审慎的角度观察、评估债市运行情况,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”。

3月24日,更为利好债市的消息传出——当日,央行预告在25日采用“固定数量、利率招标、多重价位中标”方式投放MLF 4500亿元,净投放630亿元。这是2024年7月以来的首次净投放。MLF操作不再有统一的中标利率,标志着MLF利率的政策属性完全退出;通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,央行能够更加精准把握资金需求,不乏机构将其理解为“结构性降息”。

由此,债市持续企稳,理财破净率逐步下降。截至3月24日,共有16732只人民币存续公募理财产品,其中452只累计净值低于1,银行理财综合破净率降至2.7%。权益类、混合类理财破净率变化不大,分别为55.56%和10.14%;固定收益类公募理财破净率降至2.12%。

从机构行为看,机构对债市的态度明显开始转为进攻。南银理财研究部负责人王强松对记者称,过去一周,就二级交易方面来看,非货币基金和货基单周增持均超2500亿元,前者主要增持利率债并拉长组合久期,后者大量买入存单;保险单周净买入489亿元,主要是增持长期限利率债;券商和理财变化不大,均维持小幅净买入。近期机构行为最主要的变化,就是农商行转为防守,而基金转为进攻。

债市观望情绪仍浓

目前央行对资金面的态度有改善,然而,债券交易员整体的观望情绪仍然浓重。

“央行后续对资金面的呵护态度能否持续仍有待观望,经济基本面修复的持续性也仍待下一阶段宏观和高频数据的验证,债市均暂无趋势性影响。”王强松对记者称,近期四大行集体宣布补充核心一级资本,市场或担忧特别国债发行提速,预计债市还是以震荡为主,维持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中枢1.8%的判断不变。投资应对方面,仍然建议继续增配存单和短端信用债。此外,考虑到经济维持弱复苏态势,长债仍建议逢低减持。

渣打北亚及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丁爽日前也对记者表示,尽管MLF净投放可以被理解为宽松政策的一部分,但不能仅凭净投放规模判断整体政策取向。关键在于净投放是否超出市场资金需求,若仅弥补国债发行带来的流动性缺口,则不足以构成宽松。未来仍需观望,尤其应关注回购利率走势,若政策出台后短期回购利率上升(尽管国债收益率下降),说明净投放规模或未能满足市场需求。

在丁爽看来,由于MLF净投放可能无法完全满足市场流动性需求,仍需降准来补充。渣打认为,央行多次强调仍有降准空间,预计降准可能会早于降息,并在近期债券发行加速的背景下,下调25BP的存款准备金率。降息则可能会推迟至二季度,预计降息10BP,但其时机取决于国内外因素,如美联储政策和人民币贬值压力。此外,尽管短期内央行暂停购买国债,但在国债发行量大幅增加后,预计会恢复此操作。

未来,机构也密切关注经济复苏的态势会否对债市构成扰动。当前,国内外机构集体调升中国一季度GDP预测至5%以上。

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对记者提及,政策层倾向于政策靠前发力来实现经济开门红,往往一季度增速较高。在国企生产前置的带动下,今年1~2月工业生产强劲,而公共部门主导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也明显加快,从去年12月的1.3%上升到了今年1~2月的7%。同时,社会消费品零售也得益于政策前置,810亿元以旧换新资金已下达,占全年额度的27%。从具体的分项来看,受政策支持的手机销售大幅上涨,而家电销售势头仍在。

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,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,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。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,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,包括转载、摘编、复制或建立镜像。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。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:banquan@yicai.com 文章作者

周艾琳

相关阅读 3月MLF净投放重启,开展买断式逆回购8000亿

央行并未披露MLF具体利率情况,意在淡化市场对利率的关注。

106 03-31 21:43 一季度经济数据超预期,MLF变革难引“债牛”全面回归

预计MLF利率可能要月底公布,可能在1.85%~2%左右的区间。

473 03-26 22:16 MLF卸任政策利率“锚”,操作再迎改革释放哪些信号?

25日,央行并未披露MLF具体操作情况,同时在公告逆回购操作情况时,首次披露投标量情况。

351 03-25 19:31 政策属性完全退出,MLF不再有统一中标利率

采用多重价位中标可以更好反映机构差异化的资金需求,发挥机构市场化自主定价能力。

543 03-24 17:59 央行:3月25日将开展4500亿元MLF操作 期限为1年期

2025年3月25日证券怎么杠杆,中国人民银行将开展4500亿元MLF操作,期限为1年期。

78 03-24 17:17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