融资炒股利息怎么算 学林随笔|安商稳商力量资源政策不足?夯实营商基层基础不应“小马拉大车”
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融资炒股利息怎么算,上海召开2025年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,并发布优化营商环境8.0行动方案,要求“把优化政策服务作为重要工作切实抓好,进一步提高整体性、清晰性、便利性”,更加注重以系统思维打通营商环境微循环。
「聚焦提升企业感受」
率先打造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,是党中央、国务院交给上海的重要任务。营商环境建设不仅要优化顶层设计和政策供给,也需关注企业开办过程和难易程度,注重基层管理服务和市场主体日常感受,其要义在于构建有利于市场经济繁荣发展、市场主体存续壮大、经营活动便利开展的总体性环境。
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从1.0版迭代升级至8.0版,体现了上海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持续创新和制度突破,展现了以问题为导向、以需求为牵引的基本逻辑。每个版本的升级均基于前期政策执行中的难点痛点,持续深化解决审批流程繁琐、市场准入壁垒、监管滞后等裉节难题,从聚焦企业开办“减时间、减环节、减成本”,逐步扩展至“一网通办”“信用监管”“数字化赋能”等更高层次的制度创新。
如果说从1.0版到7.0版主要着眼于供给侧的制度创新,那么8.0版显然更加关注需求侧的企业感受,并将“聚焦提升企业感受”写入大标题。具体而言,行动方案继续对标对表世行标准,推出包括市场准入、获取经营场所、公用基础设施服务、劳动就业服务、金融服务、国际贸易、纳税、解决商业纠纷、促进市场竞争、办理破产等在内的改革举措。同时,明确提出“优化为企整体服务”,从政务服务、政策服务、要素保障服务、涉外服务等方面更为全面地回应企业诉求。
此外,继续优化涉企监管检查,推出创新监管方式、提升检查质效、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等举措,并通过推行跨部门综合监管、涉企行政“检查码”、强化分级分类检查等具体举措,减少对于市场主体微观经营活动的干预,尽可能做到“无事不扰”。
「夯实营商基层基础」
量大面广的草根经济发展状况,是城市总体经济活力的重要基础和表征。广大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国民经济体系的底盘和毛细血管,在稳预期、促增长、保就业、焕活力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石作用。
应该看到,此前的营商环境建设注重企业开办过程和规上企业服务,相对忽视市场主体日常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微环境建设。与之相伴,基层营商环境建设的能力和意愿不同程度地有所下降,优化营商环境在街镇层面面临不够通畅的问题。特别是,安商稳商力量、资源、政策不足,存在“小马拉不动大车”现象。
夯实营商基层基础,关键在于松绑和赋能。要在工作中不断深化认识、吃透精神实质,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,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。比如,支持各区结合自身产业特色、企业需求,创建“一区一品”“一街一品”“一镇一品”;推行“街镇吹哨、部门报到”工作机制,对市、区各部门支持基层营商环境建设的情况,面向街镇开展反向评价,合力推动街镇项目落地和企业诉求解决。又如,依托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,便利企业高效查询政策、了解政策,精准匹配政策、使用政策;政策措施的制定要直奔主题、通俗易懂,多听取企业意见,多问企业是否看懂、好不好用;抓紧形成一批清晰度高的政策文件范例,带动各区各部门践行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。
还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,即社区商业环境的营造问题。在城市更新和转型升级过程中,由于资金平衡约束等多种因素影响,街头商业和社区商业持续承压,一些曾经很热闹的街区一到夜晚就变得冷冷清清。新形势下,有必要鼓励条线部门和基层街镇同频共振,在监管创新、交通管理、商户和居民协调等方面探索创新,有序发展集市活动、户外餐饮、夜间经济等业态,进一步降低管理成本和经营主体负担,激活城市烟火气。可优化对特色集市、外摆位、疏导点、管控点等街面环境治理,科学制定执法检查方案,调整监管模式和检查频次。
「有效和有为同频共振」
世界城市的发展历程,已经走过了单纯要素投入的阶段,进入到一个比拼综合环境、比拼吸引力的阶段。城市越是宜居、宜业、宜乐、宜游、宜商,就越是能吸引各类人群的集聚;人群吸引力越强的城市,就越具有发展活力和潜力。
优化营商环境,既要注重顶层设计,又要重视打通“最后一公里”。要增强主动性,及时感知市场主体的问题和需求;提升整体性,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,服务上争取“一门通办”,管理上做到“无事不扰”;加大支持度,通过优化派单机制、建设活力街区等,让基层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有资源、敢做事、见成效,让市场主体感到轻松、自在、便捷,让人民群众感到安全、舒适、活力。
理念上,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、政绩观。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。经济社会高质量、可持续发展是人民城市建设的核心要务,是民生幸福的根本保障。在面对不同利益诉求之间的张力时,有必要从理论上、舆论上讲清楚“放水养鱼”的道理:经济搞活了,社会会更安全,人民会更满意。
在此基础上,有必要进一步优化考核机制,在考核指标设计兼顾民生与发展、安全与发展。对于符合相关法律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商户,可探索建立投诉豁免机制或“白名单”制度。同时,做好群众工作,引导构建包容性城市文化,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。
治理上,要充实营商环境工作力量,优化基层管理方式。可明确细化街道营商办作为协调部门的定位,区投促办负责招商引资,街道营商办负责统筹协调在地服务保障;加强各街镇“营商服务中心”实体化建设,在市场主体集中的楼宇、园区、商圈等推广建立“暖企驿站”,形成统筹条块、对接企业的综合服务枢纽体系;根据各街道企业数量配备相应社工编制的工作人员,确保街道有一支稳定的力量开展防流失等安商稳商工作。
同时,将优化营商环境与强化基层治理结合起来,梳理政策堵点,发挥街镇在打通上下、联动左右、政策落实落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。比如,建立营商办和市场所工作例会机制,建立辖区企业的“民意直通车”机制;强化街镇对“七所八所”力量的统筹能力,促进条线部门与街镇相互赋能,避免分散检查、多次检查。
此外,还有必要进一步优化城市总体发展思路,更加重视社区商业。中心城区应更加注重发展街头商业和社区商业,强化邻里社区的联系,挖掘和弘扬在地文化的独特魅力。以普陀区鸿寿坊、杨浦区228街坊等为例,其改造理念以“理想的附近”为核心,通过引入小而美、接地气、业态丰富的消费体验,构筑了一个充满精致烟火气的社区生活圈,不仅满足了居民的日常需求,也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活力。
总之,优化营商环境是一场政府自我革命和市场健康发育的双向奔赴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持续焕发生机活力,离不开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、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的同频共振。要相信市场、容许试错,强化责任链条和纠错机制,让诚实守信成为市场底色、积极有为成为政府的亮色,以市场化为基础,以法治化为准绳,进一步打通营商环境微循环。
(作者: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、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汪仲启)融资炒股利息怎么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