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要配资网 银行科技赋能走到哪一步?2024年报揭晓成绩单

发布日期:2025-04-02 21:21    点击次数:171

我要配资网 银行科技赋能走到哪一步?2024年报揭晓成绩单

随着以DeepSeek系列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再度席卷金融业我要配资网,银行业的数智化发展受到关注。近期上市A股银行纷纷披露2024年年报,各家银行去年全年的“智能”布局情况也逐渐浮出水面。

整体来看,各家银行都在紧抓金融科技布局,纷纷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储备,国有行仍是科技赋能的“领头羊”,但有所不同的是,股份行减少资金投入占比的同时,中小银行逆势发力。在银行业加快数智化转型步伐的当下,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也渗透进银行各个业务条线,全面提升各个应用场景的效率。

展望未来,业内人士表示,银行业需要持续加大投入,推动技术研发与业务应用的深度融合。

国有大行合计投入超千亿元

国有六大行在金融科技领域内的投入遥遥领先全行业。记者据Wind数据统计,国有六大行2024年在该领域投入合计达到1254.59亿元,较上年末增长约2%。

根据2024年上市A股银行年报,工商银行在金融科技投入额度最大,为285.18亿元,紧随其后的是农业银行、中国银行、建设银行,均超过200亿元。

根据2024年上市A股银行年报,中国银行在信息科技领域的投入达到238.09亿元,占其营业收入的3.76%,同比上升了0.27个百分点。与此同时,邮储银行在报告期内的信息科技投入为122.96亿元,同比增长9.03%,占其营业收入的3.53%。

与上述两家银行同比上升的情况不同,交通银行去年的金融科技投入为114.33亿元,相比去年减少了4.94%,这是近六年来首次出现投入金额下降。不过,金融科技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仍达到5.41%,同比下降0.23个百分点。

股份制银行金融科技投入额度不小,但占总营收比重普遍呈现下滑趋势。其中,招商银行、中信银行和兴业银行的金融科技投入分别为133.5亿元、109.45亿元和83.77亿元。这些投入占各自营业净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.38%、5.12%和3.95%,相较于去年分别下降了0.21个百分点、0.78个百分点和0.03个百分点。

在股份制银行普遍面临科技投入占比下滑的背景下,中小银行却展现出逆势而上的态势。以重庆银行为例,其科技投入总额达到5.74亿元,同比增长高达20%;占营收比重提升至4.2%,较上年增加了0.57个百分点。

在2024年,常熟银行和瑞丰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投入均呈现显著增长态势。常熟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投入金额达到了3.85亿元,相较于去年增长了27.65%,占其营业收入的比重提升至3.53%,同比上升了0.93个百分点。

同样,瑞丰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投入也保持了稳定增长,投入金额同样为3.85亿元,同比增长15.20%,占其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.96%,同比上升了0.31个百分点。

加快人才储备打造“护城河”

人才是银行发展金融科技的关键支撑,而各大银行在技术研发人才储备方面也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。其中,国有大行科技条线员工密度最高。

财报显示,交通银行在金融科技人才储备方面继续保持领先地位。截至2024年末,该行金融科技人才数量达到9041人,同比增长15.70%。金融科技人才占集团员工总人数的比例为9.44%,较上年末上升了1.15个百分点。

截至2024年末,中国银行在科技条线的员工数量达到14940人,较上年末增加了2234人,占集团员工总人数的比例提升至4.78%,同比上升了0.54个百分点。

与此同时,邮储银行全行员工总数为197631人,其中IT队伍规模已超过7200人,其中总行IT队伍增加至5440人。

在股份制银行中,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展现了显著的人才密度优势。招商银行的研发人员数量增至1.09万人,占集团员工总数的9.3%,较上年提升了0.16个百分点。兴业银行的科技人员数量增至7840人,较上年末增长了0.15%,占员工总数的比例达到13.51%。

此外,中信银行的科技人员数量达到5832人,较上年末增长了3.66%,科技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为8.91%。与此同时,截至2024年末,平安银行的在职员工总数为41011人(含派遣人员),其中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增至6389人,同比增长11.33%,占全员总数的15.58%。

地方城农商行也在不遗余力增加科技人才储备。

据财报披露,截至2024年末,青岛银行的科技研发人员数量为342人,较上年末增长了7.21%,占员工总数的6.69%。重庆银行方面,金融科技人才数量为245人,占所有员工数的4.59%。该行在财报中表示,通过外部招聘,成功引入科技人才18人。

两家农商行也加快布局科技人才。财报显示,截至2024年末,常熟银行的金融科技人员数量达到336人,同比增长16.89%,占集团员工总人数的比例提升至4.52%,较上年末上升了0.70个百分点。报告期内,截至2024年末,瑞丰银行的科研人员数量较上年末增长了12.30%,占集团员工总人数的比例提升至6.50%,同比上升了0.81个百分点。

业务场景全渗透

记者还注意到,此次披露的年报显示,通过对金融科技的加码投入,各家商业银行的数智化正全面铺开,渗透到各个业务条线。

比如,交通银行在财报中提到,该行通过强化金融科技对业务的赋能,推动了“惠民就医”“交薪通”“云跨行”等产品服务的迭代升级,并推出了“手机银行9.0”版本。手机银行的月活跃用户(MAU)首次突破5500万,较上年末增长了630万。此外,普惠信贷业务中,通过线上渠道实现的业务增量占比提升至80%。

邮储银行也在财报中提及,该行在研发端积极引入人工智能技术,通过大模型技术打造的智能研发测试AI助手,已为超过5000名研发人员提供支持,帮助智能生成代码超过110万行,其中约20%的代码被采纳并应用于实际开发中。

中国在2024年深化了人工智能、隐私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,推动新增业务场景超过900个。同时,该行通过企业级机器人流程自动化(RPA)技术,覆盖了超过3000个场景应用,月均执行任务超过20万次,有效推进了基层减负,提升了运营效率。

招商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持续发力,以“从线上到数智”战略升级为契机,首次提出“数智招行”概念。该行在技术底座和场景落地方面双向发力,成功落地国内首个百亿级金融大模型“一招”,并在全行范围内推广,应用场景超过120个。

平安银行的人工智能战略布局聚焦于线上线下融合,2024年深化了“AI+T+Offline”(AI银行+远程银行+线下银行)的经营服务模式,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涵盖多产品、多触点的个性化资产配置建议。在城商行领域,重庆银行的人工智能产业链布局则展现出“小而精”的特色,积极开展OCR技术与开源大语言模型(LLM)相融合的多模态技术研究,并成功在27个业务场景中落地实践。

展望未来,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,人工智能作为一种通用性技术,在金融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。银行业需要持续加大投入,推动技术研发与业务应用的深度融合,以充分释放人工智能在金融场景中的价值。

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,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,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。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,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,包括转载、摘编、复制或建立镜像。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。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:banquan@yicai.com 文章作者

陈君君

相关阅读 不让“卷”了!跌破3%的消费贷被紧急喊停

暂停发放,短期内2%水平的利率恐难再现。

200 03-31 21:33 大行增资靴子落地!财政部5000亿元战略投资,银行股应声走高

3月31日,2025年,财政部将发行首批特别国债5000亿元,积极支持中国银行、中国建设银行、交通银行、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。

99 03-31 10:27 最高50万、最长7年,银行密集“松绑”消费贷

不良贷款率上升的风险。

622 03-24 21:15 金融支持提振消费政策加码,银行发力同时须防这些风险

金融支持提振消费政策推动银行机构降低消费贷利率,拓展多元场景,但也引发了对过度借贷和不良率攀升的担忧。

278 03-18 21:49 消费贷政策加速落地,银行业为何狂卷利率?

一边狂卷消费贷我要配资网,一边忙着出清零售贷款生成的不良资产。

99 03-14 16:55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